据央视新闻报道,2月1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1. **选择配资公司:**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配资公司。
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资料显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23年9月,彼时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以及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浙商证券认为,新质生产力更多表现为统筹发展与安全背景下,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当前,大国战略博弈明显升温,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已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和制胜未来的关键力量。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华社发文称,此次集体学习进一步作出阐释。
总体定义: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动力来源: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基本内涵: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
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总书记强调。
浙商证券认为,新质生产力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应大科技大健康大制造赛道:其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
从行业角度来看,涵盖的二级市场赛道包括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大科技行业;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汽车等大制造行业;医药生物等大健康行业。
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华社称,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制约因素还大量存在。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海通证券表示,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条件逐渐具备,正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科创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量。
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向科技创新转变,近年来我国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在经济中占比正逐渐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从2014年的7.6%上升至2022年的13%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在经济中占比快速上升。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叠加技术革命的催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或将继续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根据“十四五规划”中的目标,2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有望上升至17%。
新质生产力支持政策有哪些?浙江证券从货币证券、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三方面进行了梳理:
1)、货币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政策主要涉及加强顶层设计、支持科技贷款、拓宽融资渠道、推广跨境融资和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五个方面。
2)、财政政策重点在于配合产业及科技政策协调发力,针对于新质生产力,财政政策重点在资金支持、财政贴息和减税降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政策倾斜。
3)、产业政策将坚持创新推动,一方面依托新型兴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具体举措上需关注五大方面的落地: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抢立新产业标准、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增加鼓励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国家高新区招商引资和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等改造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有哪些?浙商证券表示,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
据《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来看,新兴产业包括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未来产业。
国信证券表示,新型工业化发展背景下,制造业提效降本、转型等需求迫切,智能制造成为各企业塑造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据头豹研究院统计,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达2.7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3万亿元。
海通证券则认为,在政策支持叠加技术进步推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关键领域国产替代正提速,同时半导体周期回升叠加AI浪潮演绎也将进一步加速信息技术产业成长,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主阵地。
其指出,结合“十四五规划”中的预测,2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有望上升至17%。中长期看,随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6G网络、可控核聚变、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也将逐渐从孕育阶段走向落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公司观点